彭德怀复出工作,毛主席:如果有人不同意,要他来找我谈

1965年,距离庐山会议已过去六年,彭德怀在此期间一直处于闲居状态。某日,他意外接到中央通知,要求他前往人民大会堂。彭德怀起初猜测可能是毛泽东要与他见面,但抵达后才发现接待他的是彭真。

作为北京市委书记及中央领导人,彭真负责传达毛泽东的指示,安排彭德怀前往西南地区担任"大三线"副总指挥。对此,彭德怀通过彭真向毛泽东表达了自己的顾虑,认为当前状况不宜承担这一职务。

彭德怀返回后,立即致信毛泽东,表达了他对前往西南工作的顾虑。信中,彭德怀坦陈自己对工业领域并不熟悉,因此更倾向于投身于人民公社或国营农场的劳动中。他明确表示,如果能够重新开始工作,他希望能与毛泽东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,以探讨自己的未来方向。

几天后,彭德怀收到了毛主席的来电。电话中,毛主席直接说道:“德怀,现在过来一趟,我等你。”彭德怀清楚毛主席通常夜晚工作,上午需要休息。

他表示:“主席,您已经忙碌了一整晚,应该先休息一下。我可以稍后再来拜访。”然而,毛主席坚定地回应:“不必拖延,既然让你来,就立刻过来。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,赶紧过来,我们好好聊一聊。”

彭德怀接完电话后,立即乘车前往中南海。抵达时,毛泽东已在门口迎接。见面后,毛泽东点燃了一支烟,彭德怀也随手取了一支。毛泽东注意到彭德怀早已戒烟,便询问他为何又开始吸烟。

彭德怀表示,原本已经戒烟,但在庐山期间又重新开始吸烟。毛泽东以略显批评的语气回应道:

你依然固执如昔,平日鲜少露面,信件也久未寄来。偶尔动笔,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。为何不选择更便捷的方式,如拨个电话或留张便条?你耗费心力撰写长信,我却难以完全领会,结果双方都不尽兴,这又何苦?不如我们坦诚交流,你若有言,尽管道来。

彭德怀表示,自己通常不会轻易前来打扰。毛泽东立即回应道:“不必如此客气,你随时都可以来找我。今天除了你,还有刘少奇、邓小平和彭真在场。周恩来因去迎接西哈努克,无法前来。我们一起聊聊吧。”

毛泽东直接与彭德怀进行了深入交流,明确指出当前国家正着手建设重要的“三线”工程,其核心目的是备战。他进一步分析,鉴于西南地区在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大,彭德怀前往该地任职最为适宜。毛泽东鼓励他在新的岗位上全力以赴,取得显著成效,这不仅有助于个人发展,未来还可能重新获得领兵机会,进而恢复个人声誉。

彭德怀因自身身份特殊,担心难以顺利开展群众工作,且群众与他接触也存在不便。对此,毛主席表示,庐山会议已成为历史,当前看来,真理或许站在彭德怀一方,最终的结论应由历史来评判。

毛主席的言辞令彭德怀深受触动。他们畅谈了两个多小时后,刘少奇与邓小平等人到场。毛主席当着众人表示,他与彭德怀的交流十分融洽,并强调:“彭德怀同志即将前往‘三线’,请你们向相关人员传达清楚。若有异议,可直接与我沟通。”

近期,西南局高层在北京举行会议,专题研究“三线”建设进展。毛泽东主席出席此次会议,并特别指示彭德怀参与。会议期间,毛主席亲自为彭德怀的重新履职进行协调。

他指出,西南“三线”建设必须确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,组建建设指挥部,由李井泉担任主要负责人,彭德怀出任副职,程子华同志也参与其中。毛泽东在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等人在场时明确表示:

彭德怀同志赴西南任职,这是党中央的决策。如有异议,可直接与我沟通。我曾坚定地反对过他,如今同样真诚地支持他。对于彭德怀同志,我们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,既要看到他的不足,也要肯定他的贡献。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,也是我对自身的要求。

毛泽东特别指示李井泉,对于彭德怀的来信,必须迅速呈递,无需保密。彭德怀的行动和视察应不受限制,要为其工作提供便利。各级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,支持他的工作。对于彭德怀提出的意见,不得阻挠,应鼓励其表达并及时上报。

在红军时期,李井泉曾担任毛主席的秘书,对主席的指示始终严格执行。他率先表态支持彭德怀前往西南任职。同年11月,彭德怀抵达成都,入住西南建委大院,正式恢复工作。

彭德怀始终保持着忙碌的行程,他亲自走访了云贵高原的多个军事要地,并重访了长征时期途经的重要地点。在遵义,他深刻回忆起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,以及那些在革命道路上英勇牺牲的战友们,其中包括红三军团的参谋长邓萍。这次视察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,也是对未来的深思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天空城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